12987傳統醬酒釀造工藝
12987工藝是貴州茅臺鎮的醬酒釀造者經過千年的沉淀與總結出來的,以工序復雜,耗費時間,成本高昂,出酒率低,酒品上乘著稱,成為現如今醬酒釀造的最好工藝。貴和酒業嚴格遵循12987傳統工藝釀造醬酒。
1 一年一個生產周期
是指醬酒的生產周期為一年,從端午制曲到來年夏天最后一次取酒,一共一年左右的時間。
2 兩次投料
茅臺鎮醬酒一個生產周期內只投糧兩次,即下沙和糙沙各一次,在以后的釀造環節中不再投入新的糧食,只將酒醅反復發酵和蒸煮。
9 九次蒸煮九次蒸煮,顧名思義,就是要蒸煮九次。首次下沙后清蒸一次,糙沙(第二次投料)混蒸一次,前兩次蒸煮變成釀成而未過濾的酒,再進行第三次蒸煮,得到熟糟。熟糟再經過攤涼、撒曲、堆積、下窖、封窖發酵、開窖取碚醅、蒸酒六個輪次的循環,每個環節中都有一次蒸煮,整個過程共有九次蒸煮。
8 八次發酵即八次反復發酵。茅臺鎮醬酒在釀造期間,從第三輪開始不再投入新的糧食,但是由于原料粉碎或較粗,醅內淀粉含量較高,隨著發酵輪次的增加,淀粉會被逐步消耗,直到第八次發酵結束后,醅內的淀粉的含量仍在10%左右。
7 七次取酒即七次取酒。茅臺鎮醬酒在釀造過程中真正取酒是在第三次蒸煮后,到了每年的十二月和次年的一月份,才開始第一次取酒,取酒完畢之后再對酒糟進行攤涼、加曲、堆積、下窖、封窖發酵等流程,如此周而復始,每月一次,共需要經歷七次取酒。
我們還有三年陳儲兩年陳釀
經過一年時間釀造出來的赤脈原酒必須要經過三年以上陳儲,才能被勾調為成品酒。赤脈原酒在“透氣不透水”優質陶壇中,經過氧化還原等一系列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,有效地排除了酒的低沸點物質,如醛類、硫化物等,辛辣味減少,增加了酒的芳香。陳化過程中甲醇等有害物質進一步揮發,酒體變得醇和;空氣透過缸壁與酒液接觸,緩慢氧化,使酒產生成熟的老陳味;同時酒中的酒精分子與水分子會以氫鍵形式進行締合,從而使酒的口感變得更加柔和、適口,提高了酒的品質。
傳統茅臺鎮醬酒釀造工藝中,原酒在陳儲三年后進行勾調,勾調好的成品酒需要一年陳釀時間才能出廠。從開始釀造到出廠至少需要五年時間,這就是傳統茅臺鎮醬酒“不到五年不出醬”的特色。而赤脈•真齡酒雖然同樣在三年陳儲期過后進行勾調,但在勾調完成后必須要經過2年以上陳釀時間才能出廠,至少多出一年陳釀時間,而赤脈•真齡9的陳釀時間更是要5年以上。在漫長的時光中,赤脈•真齡酒的酒體愈發豐滿醇厚,陳香愈發濃郁,口感愈發圓潤順滑。